|
金鑫达抗菌不锈钢材料主要加工工艺
对于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生产,广东金鑫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非常了解,对于加工工艺,下面就作一下简详细的介绍:生产工艺,表面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有:不锈钢圆棒、303不锈钢圆棒、304不锈钢圆棒、316不锈钢圆棒、201不锈钢圆棒、304不锈钢研磨棒、304不锈钢六角棒、304不锈钢方棒、304不锈钢扁钢等高级材料,它们的表面含有ε-Cu的渗镀层,渗镀层的含铜量为1.5-30wt%;
金鑫达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1、将不锈钢材料不锈钢圆棒、303不锈钢圆棒、304不锈钢圆棒、316不锈钢圆棒、201不锈钢圆棒、304不锈钢研磨棒、304不锈钢六角棒、304不锈钢方棒、304不锈钢扁钢等产品放入包含分析为CuO、CuCl和NH4Cl(或尿素)的渗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具体的时间长短为金鑫达内部资料,不方便公布;
2、然后再加热至800~1000℃温度之间,并保持2~10小时范围之内;
3、最后在400~950℃温度之间进行1~8小时的固溶时效处理。这次的发明创新可以直接用在不锈钢成品的表面上可获得原来所不具备的抗菌性能,又能减少了整体添加Cu而造成的不利因素。

环保铜与环境细菌直接接触是抗菌杀菌的首要条件,所以呢抗菌不锈钢首先要进行热处理工艺,然后获得高浓度的铜因子从表面渗出,以ε-Cu相均匀平衡分布表面。再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效果,使ε-Cu裸露在金属最表层,从而有效达到抗菌作用。金鑫达经过无数次的权威试验证明,铁素体200系列和马氏体300系列不锈钢对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到百分百,奥氏体不锈钢的杀菌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然而它也有一定性的缺点,就是抗菌不锈钢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ε-Cu相用完之时,抗菌性能就会减弱,若再经过抛光和抗菌三步流程,就会重新达到含ε-Cu相的新表层,恢复真实有效的抗菌性能。
广东金鑫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每日不锈钢圆棒新闻网特邀编辑记者提供。 版权:金鑫达不锈钢网:www.gdjxdbxg.com; 日期:2013年8月30日。 |